訊息公告

資訊學院學生於國際頂尖會議嶄露頭角

Published on
Author
魏彣芯

文稿整理/林珮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學院師生近年持續於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多項研究成果在 AI、嵌入式系統、人機互動與運動科技等領域獲得國際頂級學術會議的肯定。以下為近期幾位學生於重要國際會議的發表成果與參與心得:

發表論文:CoachAI+ Badminton Environment: Realistic Badminton Game Simulator for Enhancing Player Performance

作者:Peng, Wen-Chih; Wang, Kuang-Da; Chien, Yen-Che; Xie, Bo-Zhou; Chen, Yu-An; Tsai, Cheng-Shiuan; Doong, Shao-Jyun; Hung, Jun-Chen

指導教授:彭文志老師

國際會議名稱:MIT Sloan Sports Analytics Conference (SSAC)

該會議重要性:

MIT Sloan Sports Analytics Conference(SSAC)是全球運動分析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由麻省理工學院與 42 Analytics 主辦,ESPN 協辦。每年吸引來自 NBA、NFL、MLB 等領域的數據科學家、教練與產業專家,探討運動科技與 AI 應用。能入選 SSAC Research Paper Competition 決賽,不僅代表研究具備高度實務價值,更是一個能在國際舞台上與頂尖專家交流的重要機會。

王廣達同學心得:

很榮幸我們的研究論文入選 2025 年 SSAC 決賽,並於波士頓 Hynes Convention Center 進行口頭發表與海報展示。這是我們首次將羽球 AI 研究,從過去的 KDD、AAAI 等學術場域,推向更聚焦應用落地與產業連結的運動科技國際會議。

CoachAI+ 是一套可模擬羽球單打比賽並進行戰術與表現分析的 AI 系統,核心為升級版模仿學習模型 RallyNetv2,模擬選手擊球互動更加自然,並結合 ShuttleSet 資料集中真實限制(如球種、落點、移動行為),提升模擬逼真度。我們也設計了戰術分析模組,涵蓋主/被動關係、體力消耗、球種分佈與擊球影響力等,協助教練與選手策略決策。

參與 SSAC 讓我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個結合運動、科技與商業的國際創新舞台。來自 NBA、MLB、新創公司的專業觀眾對應用潛力提出許多實務建議,也讓我開始思考系統在即時預測與實戰輔助方面的延伸可能。在 Poster Session 中,與來自英國、美國等地的研究者深入交流,討論如何引入大型語言模型強化模擬泛化能力,甚至延伸到雙打模擬,讓我更深刻感受到:我們的研究正走在「技術轉譯」的路上。

感謝精準運動計畫的支持與團隊夥伴的努力,這次經驗不僅讓我學會如何用英文溝通技術價值,更讓我體會研究的意義:是讓 AI 真正進入場上、協助選手發揮潛能,實現運動科技的未來願景。

 

發表論文:Pinning, Sorting, and Categorizing Notifications: A Mixed-methods Usage and Experience Study of Mobile Notification-management Features

作者:Yong-Han Lin, Li-Ting Su, Uei-Dar Chen, Yi-Chi Lee, Peng-Jui Wang, Yung-Ju Chang

指導教授:張永儒老師
國際會議名稱: ACM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UbiComp 2024) 
該會議重要性: 
UbiComp 是人機互動和普及運算領域的國際頂尖會議。該會議涵蓋互動設計、行動運算、穿戴式技術、和感測系統等前沿技術與研究領域。作為全球研究人員、設計師與開發者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UbiComp 不僅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創新應用,也深入探討這些研究和技術對使用者行為和社會產生的影響,持續拓展科技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與價值。

林詠涵同學心得:

非常感謝張永儒老師的悉心指導與持續鼓勵,也謝謝與我共同努力完成研究的同學,讓我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分享研究成果。這項研究中,我們開發了新的手機通知系統,透過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管理功能,幫助使用者有效的處理通知。我很榮幸這項研究能被 UbiComp 接受,給自己的努力一個肯定,也鼓勵我持續投入研究。 在會議中,我從世界各地的頂尖學者中,學習到了最新的知識與技術,也透過交流收穫到研究上的回饋,對我未來的研究帶來許多啟發。

 

發表論文:iFKVS: Lightweight Key-Value Store for Flash-Based Intermittently Computing Devices

作者:Yen-Hsun Chen, Ting-En Liao, Li-Pin Chang

指導教授:張立平老師
國際會議名稱:EMSOF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Software (EMSOFT 2024)
該會議重要性: EMSOFT 是 ACM 嵌入式系統特別興趣小組(SIGBED)旗下的旗艦會議,致力於推動嵌入式軟體與系統的科學與工程發展。自 2001 年以來,EMSOFT 匯聚來自學術界、產業界與政府的研究人員與開發者,發表設計與分析數位與物理世界互動軟體的最先進研究成果,特別關注於網實體系統中運算、網路與物理動態的整合。EMSOFT 為嵌入式系統社群年度盛會 ESWEEK 的核心會議之一,與 CASES 與 CODES+ISSS 並列,形成涵蓋軟硬體協同設計的完整論壇。

廖廷恩同學心得:我十分榮幸能夠參與 2024 年的 ACM SIGBED 國際嵌入式軟體會議(EMSOFT),這是嵌入式系統領域的重要國際學術盛會,能夠在此發表研究成果,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具意義的里程碑。首先,我要誠摯感謝張立平教授的耐心指導與支持,讓我有機會將這項研究推向國際舞台。在 EMSOFT 的會議期間,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與其他與會學者的面對面交流過程中,我得以針對自己的研究主題與他們深入討論。他們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觀點與建議,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切入,啟發我思考潛在的改進方向。其中,有幾位學者對我的方法特別感興趣,也分享了他們獨到的見解,這讓我大開眼界。

 

發表論文:NaRCan: Natural Refined Canonical Image with Integration of Diffusion Prior for Video Editing

作者:Ting-Hsuan Chen, Jiewen Chan, Hau-Shiang Shiu, Shih-Han Yen, Chang-Han Yeh, Yu-Lun Liu

指導教授: 劉育綸老師  
國際會議名稱: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NeurIPS 2024)
該會議重要性: 
 NeurIPS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會議之一,每年吸引全球頂尖研究者參與,論文接受率通常較低,競爭激烈。會議涵蓋了從理論基礎到應用實踐的廣泛研究,為人工智慧前沿技術提供重要交流平台。

陳霆軒同學心得: 
 人生如 Diffusion——初始全是噪聲,所幸遇見育綸,去噪我的人生。感謝劉育綸老師的悉心指導與組員們的通力合作,我們的研究成功將擴散模型先驗整合到視頻編輯框架中,解決了現有canonical-based methods在處理複雜視頻動態時的局限性。透過混合變形場和擴散先驗的創新設計,我們不僅提高了canonical image的自然度和品質,還通過優化的噪聲調度技術將訓練時間縮短了14倍。參與NeurIPS會議的經歷令人難忘,與來自全球的研究者交流討論,讓我對未來研究充滿新的靈感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