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傳承:資工系學生異國交換分享
- Published on
- Author
- 魏彣芯
文/胡翔祐
在這個資訊流通瞬息萬變的時代,陽明交通大學的學子們往往為了增廣見聞、成為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而積極尋求到海外交換的機會。2024年的資工系也不例外,由邱奕庭及張可晴兩位同學,分別前往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及普渡大學展開為期半年的異國深造之旅。帶著豐富的閱歷歸國後,他們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後進們,期許能為懷有「交換夢」之人提供幫助。
資工系 113級的邱奕庭在 2024前往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交換,之所以會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為它不但在各科系的世界排名都名列前茅,在歷屆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更有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32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這所人才輩出的學校中,邱奕庭選擇修習了三門資工領域的課程,包括虛擬實境、嚴謹軟體工程及形狀建模與幾何處理,由於課程設計得十分扎實,即便已經有些許先備知識的他,仍然付出了許多的心力參與課堂、準備考試。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成績計算方式與台灣大不相同,例如虛擬實境這堂課是以期末考100%來計算學習成績,而嚴謹軟體工程則是期末考佔了80%,這樣的計分方式對於學生們自律的要求較高。
除了課程內容本身以外,課堂上的風氣也與台灣大相徑庭,邱奕庭提到,這裡每上完一堂課,學生們就會敲桌子或拍手以示感謝,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教室都有上課錄影的設備,除了基本的投影機外,還會有攝影機,機器旁還有螢幕讓教授隨時監看,講台有平板可以控制開始 / 結束錄影、切換投影和錄影的畫面,甚至可以控制教室燈光,這讓上課錄影這件事變得很直覺很方便,因此大部分的課程就算是實體授課也都會有上課錄影。
張可晴也同樣在2024年出國交換,為了想了解出國讀書的感覺,他前往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對於選擇普渡大學的原因,他表示因為陽明交通大學在美國地區提供交換的學校中,普渡大學同時兼具了不錯的美國CS大學排名及不需要自付學費兩大優勢,因此最後選擇前往普渡大學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換。
由於聯邦的規定,前往該校交換的學生至少要修16學分的課程,因此張可晴選擇了4堂課,分別為兩堂資工領域的專門課,及兩堂通識課,在資工領域的部分,他認為課程難易度算是適中,都不會到太困難,由於普渡大學的太空領域非常出名,畢業校友中就包含了廣為世人所知的阿姆斯壯,因此他選擇了一堂與太空相關的通識課,另一堂則是資訊素養的課程,不同於許多人對於國外大學點名的認知,上述四堂課的出缺席都記錄的蠻詳細的。
除了學業上的收穫,張可晴也與我們分享了他在普渡大學的生活,在甫抵達學校時,他參加了由國際學生社群所舉辦的Orientation活動,不但了解了許多學校的社團、資源,更在其中認識了許多同為國際學生的朋友,另外,張可晴也推薦所有即將去普渡大學交換的學弟妹們,一定要去現場體驗看看大學籃球聯賽的刺激與熱血。若覺得光待在印第安納州不夠過癮的話,張可晴也建議可以趁著期中考後為期一個禮拜的假期去美國的其他地區觀光,更深入體驗美國不同區域的風情與樣貌。
為了因應全球化、國與國之間交流越趨頻仍,陽明交通大學提供了許多讓莘莘學子們出國交換的機會,以期拓展學生之國際視野,而今天與我們分享的邱奕庭及張可晴兩位資工系的同學,不僅把握住前往國際交換的機會,為他們帶來難能可貴的學習歷程及生活體驗,也將自己在他國的所見所聞化做文字,分享給所有追隨前輩步伐的後輩們。透過這些分享,我們期許未來能有更多陽明交大的學生勇敢踏出舒適圈,前往陌生的國度磨練並獲取更多養分,相信當累積的養分足夠時,必定能開花結果,成為讓母校引以為傲的國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