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公告

交大終身講座教授-蔡文祥教授專訪:學術要為社會所用

蔡文祥教授1973年臺大電機系畢業,1977年獲美國布朗大學電機碩士,1979年獲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博士。獲博士後即返台任教於交大資工系至今,現任該校講座教授。2004年8月1日起,蔡教授曾借調擔任亞洲大學校長3年。

蔡教授曾任交大各種職務,包括資工系代所長、資科系主任、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副主任、總務長、教務長、人社院代院長,以及副校長。在校外,蔡教授另曾擔任中科院三所、工研院電通所、機械所及光電所等單位之顧問;中研院資訊所、資策會諮議委員及國科會工程處諮議委員與資訊學門召集人;電腦學刊、國科會研究彙刊、中國工程學刊之編輯;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學刊總編輯;國外Pattern Recognition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學刊編輯;IEEE台北分會及中華民國影像處理與圖形識別學會之理監事,及後者之理事長,現並為IEEE電腦學會台北支會主席。

蔡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影像處理、電腦視覺、資訊保護與安全等領域,發表過333篇學術論文,其中128篇為期刊論文,並獲有國內外6項專利。在人才培育方面,到2008年為止,共指導博士生31位及碩士生142人畢業。蔡教授歷年獲得甚多榮譽或獎項,包括美國圖形識別學會年度最佳論文獎;國科會4次傑出研究獎、2次特約研究人員獎及1次傑出特約研究員獎;教育部學術獎;中華民國傑出資訊人才獎;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及優秀公教人員獎;27次電腦學會及影像學會等機構的學術論文獎;14次宏碁龍騰、影像聯盟、電機學會及資訊學會等機構所頒碩博士論文指導獎。蔡教授亦曾獲2001年ISI 經典引文獎。

投入學術研究的機緣

37年前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時,想繼續有興趣的研究工作,因此回國擔任交大教授,可以一邊教學培育人才,另一邊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從事研究;因為深入研究產生無比的興趣,培育碩博士學生也很感欣慰,所以就一路下來,當了37年的交大教職,最後獲得終身講座教授的榮譽身分。

雖然很想將研究結果轉到業界應用,而且也有機會出去擔任公司總經理,但因覺得學校的研究能夠比較自由,擔任教授也比較有尊嚴,因此就一直待在學校到現在。不過,在這37年中也曾協助創立了兩家與自己專長相關的公司,並擔任他們的顧問;兩家公司近年來都開始大量獲利。

此外,在12年前因為自己接近25年的行政經驗,亞洲大學邀請我去擔任了三年校長(2004年~2007年),幫該大學奠定發展基礎,該校如今已是「四個世界百大」的私校領先大學,算是在學術研究生涯中貢獻比較明顯的其他經歷。

 

追求對人生社會有意義的論題

想到全世界尚未探討的研究題目,是一個研究者夢寐以求的事情!這看似不可能,其實不然。只要狂想,在新領域中機會比比皆是。幸運的話,甚至可以創出新領域,而非只是找到舊領域中的新題目而已!研究樂趣就以能找到新領域或新題目最興奮了。只是那時候要小心,你可能會遲疑,甚至沒信心!

我做研究基本上是應用導向,想好對現代人生或社會有意義的、有前瞻性的應用題目之後,再思考使用什麼理論或方法來實現,並用實驗來驗證可行性。簡單講就是用由上而下(top down)的方式做研究,而且強調學術性與系統性;並使用或設計先進的硬體系統當實驗平台,以發掘新的研究課題,達到持續深化的序列研究效果。這樣做了約40年的研究,也算是方向正確而有成果,包括共發表了約400多篇學術論文,得過7次國科會傑出獎、教育部學術獎、東元科技獎及55次的學術論文獎或論文指導獎等獎項,並培育了35位博士學生與180位碩士學生。

研究要突破,要先認清研究的本質

有一點一定要知道,就是研究本身是一個很「煩躁」的歷程!做研究面臨挫折是很正常的,不過我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說恆心及毅力是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也就是說碰到難題不要馬上退縮,再想!再想!再想!多方思考、集中精神、腦力激盪、系統整合,往往可以讓問題迎刃而解。

當然研究起頭找方向或題目也很重要,而且很可能是最難的一環,但是經過文獻綜覽、找到恰當題目之後,就要勇往直前,不輕言改變,研究才會進入情況,心中才會有自信,也就有突破的機會。

自信是成為傑出研究者的關鍵

要成為一位傑出的研究者,我的經驗告訴我說要有自信,思慮要仔細,要給自己靜心思考的時間與環境;要不厭其煩,深入嘗試,不輕言放棄。當然研究課題要覺得對人類有意義、有貢獻,才會有繼續研究的動力。

那當學者就好了嗎?我認為還有一級可往上提升,就是「大師」。怎樣才是大師呢?我認為「有世界觀的人文的關懷」可使學者成為大師!

若有世界性的人文關懷心胸,你會想把技術、方法與人因的各種想法,全轉到對人類福祉的貢獻上,並付諸實現。愛因斯坦就是一個例子,他一向憎惡戰爭,主張民族和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公開發表反戰宣言,呼籲歐洲科學家應竭盡全力,結束這場人類大屠殺。遺憾的是,他的著名公式E=mC2促成了原子彈的製造,並被用於戰爭。

我們絕大部分人是很難做到對「全人類」有貢獻的,大部分是因為自身難保或沒有機會。沒關係!就擺在心中,當作我們一輩子奮鬥的目標!也許到死都還沒做到,也沒關係!對自己的國家、社會,乃至鄉里有貢獻也是不錯的,不一定要對全人類有貢獻。也許連對這些地方做出貢獻都沒機會,那還是沒關係!做一個出色的學者,從事人才培育、對學術做出貢獻也是很值得敬佩的。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只當技匠,一定要隨時與人為善、做「人因面」的努力!

學術要為社會所用

基於學術成果應為社會所用的理念,我所參與的這兩個中心皆全力在做研發成果推廣的工作,執行過「卓越計畫」、「學界科專」、「深耕計畫」等長期大型整合計畫,獲得超過7億的經費,與總計超過40人的團隊發展出超過兩百項核心技術,技術移轉給近百家公司,獲得了國家產業創新獎的年度科專楷模獎。

我深深認為學術成果除了培育人才之外,一定要轉給業界應用才是大學研究的真義;只有論文發表,之後就束諸高閣,孤芳自賞不是大學教授該做的事。因此,兩個中心我認為一定要繼續努力,加強技術推廣與產學合作,並做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對國家的發展持續做出貢獻。

強化大學與社會的連結,才是研究的真義

我認為大學研究與社會的連結不夠強;一定要讓研究成果為社會所用,研究才有意義。因此,我認為各大學或科技部一定要加強推廣研究成果的單位與措施,如設立技轉處或校辦企業,才不會浪費國家資源,才能強化國家競爭力,因為這已經是世界潮流。